今天在电商的网站上搜裹尸布,感觉既欣慰又惊讶。
谢天谢地,暂时没有整个“裹尸布推广”。
令人惊讶的是,即使没有各种套路,网购裹尸布已经成为一项大生意。
忍不住问三联:现在网上卖裹尸布这么流行吗?下半年互联网的布局有没有延伸到黑社会?要不要在鬼门关升级消费?
当然,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发财机会的人,我更想知道的是——还有机会吗?
01.网上购物裹尸布有多热
在某宝上搜索关键词“裹尸布”,款式、颜色、价格甚至销量都出乎我的意料。
△对于裹尸布来说,三位数的销量是相当真实的
唐装工整飘逸,绣缎高贵典雅,华丽的配色远远望去无比婀娜,宛如披上金戴玉。
评论区的评论,充满真情实感,足以让人赞叹幸福,平复内心。
为了获得更全面更普遍的样本,我开辟了一定数量的更广的群众基础。
即使有心理准备,从四位数起步的几万个全屏产品的销量,真的让我大吃一惊。
在我浏览产品的同时,还是有用户给我好评。
看了一圈,不禁感叹:既然有灵车漂流,有乱葬岗跳楼,为什么不能给裹尸布一些提升存在感的机会呢?
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:要搞清楚为什么网购裹尸布这么受欢迎,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死亡观。
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恐惧,对死去的人的向往,这种持续而强烈的情感,注定需要一个情感的出口。
这就是清明、中原等节日作为情感输出的意义。
所以,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传统文化中,生者死,死者活。
死亡不是游戏结束,而是真正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。
既然回到了最初的起点,开始了新的旅程,逝者一定要庄重整洁,这是一种仪式感,不能省略。
承受失去痛苦的活着的人,一方面很想得到死去的人的荣耀,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花钱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。
另一方面,还有一个隐藏的逻辑:对死者的仪式感对应着生者的面孔。
但凡有白事,农村讲究“全村吃”,请最好的演艺团队热闹。虽然城市里的一切都很简单,但是场馆内外的求助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。
两者的结合,裹尸布作为仪式感和面子最重要的外显因素,必然成为重中之重。
仪式感自然与实用性相悖。如果把裹尸布当做世俗的产物,那就一点都不实用,而是代表了美好的愿望。微妙的是,美好的愿望通常是没有上限的。
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裹尸布和其他殡葬产品一样,单价更高,利润率更高。
毕竟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不是问题;用钱买不到的愿望,一言难尽。
有些人可能会问,白色的事情不常发生。如果有,也可以线下买裹尸布。为什么网上会出现裹尸布浪潮?
△普通离线裹尸布库
的确,由于行业的特殊性,互联网在殡葬行业的普及率极低。
开个玩笑,无意冒犯:我想任何一个偶然看到类似“滴答,马上葬礼”、“裹尸布在手,你说走就走”之类的产品的人,都会忍不住抖三次。
根据2018年的一项统计,相比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%的旅游和旅游行业,殡葬行业的数量只有10%。
在这种环境下,裹尸布的网上销售趋势与自身的产品特点有关,在小众市场上也赶上了互联网。可以说是有自己的努力,离不开历史进程。
02.为什么网购裹尸布这么火
如前所述,裹尸布客户的单价和利润率非常高,尤其是在网上购物的时候。
比如一个普通的7件套裹尸布,总进价200块,在网店可以卖到2000多元。
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关键在于用户。
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地域范围内,单个用户的交易频率太低。
总之,很多裹尸布业务都是“一次性销售”,不需要用各种手段来提高用户的回购率,所以价格高是利润最大化的结果。
再加上卖家对消费者少麻烦好面子心理的理解,几乎没有人会在“死人最重要”的氛围下讨价还价,甚至回到头上来谈售后问题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这就类似于机场和车站的商店很贵,很难吃。除了被逼出差的狗,谁还能跑这种地方吃清汤白水牛肉面?
我们换个角度来看:其实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殡葬服务一直是就近原则。
古语有云,“近死者近利”,随便拿。
这意味着谁拥有尸体的物流权限,谁就掌握了渠道——换句话说,尸体最有可能在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被消费——这个策略和很多商场的商品布局设计理念一模一样。
从遗体的处理到遗体的化妆再到葬礼,整个行业的生态其实都是围绕着遗体的移动线进行的,除了仪式等可能的线下服务。
穿着离尸体处理中心很远的裹尸布是非常边缘化的。
基于此,传统的线下裹尸布店获取客户的渠道极其有限。另外,做营销和做品牌的店很少。所以这些店基本都是靠医院和太平间来获取客户。其中渠道佣金高达四五成,中间商赚取的差价相当可观。
互联网的加持打破了从渠道到价格的壁垒。
首先,在线裹尸布商店为卖家节省了大量的商店租金和运营成本。
其次,既然不可能改变单个客户交易频率低的特点,那就要扩大潜在客户的范围——反正有强大的物流网络,而且我在全国各地做生意——而互联网就是这么用的。
另外,由于互联网的透明性,这个行业不再像线下一样有一定的灰色空间,而是成为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。
每个商家都在尽力改善用户体验:让消费者花钱,觉得物有所值。
最简单最典型的方式就是“大礼包”:买寿衣,送过来很多配件。
白色的东西很吃力,一次都准备好了,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总比下线心情沉重去买好。
除了为用户提供使用价值,许多在线寿衣店还为用户提供情感价值,以增强用户体验:
在很多人的观念里,生前穿寿衣是不吉利的。2015年,台湾高雄举办裹尸布展。因为画风太硬,引起了争议。
不过也有一种说法,裹尸布叫裹尸布,意思是增加幸福感,延长寿命。
很多地方,老人生病在家,家人会提前为他准备寿衣,庆祝他的幸福,从而达到求福避灾的效果;一旦老人回来,额外的那份就应该在葬礼上带走。
朋友们,这是什么?这是一个很好的营销。
近年来,由于“冲Xi”这一概念在互联网上的流行,更多的人提前购买裹尸布,甚至买家也表现得很开心。
甚至定制裹尸布的需求被挖掘出来,裹尸布工作室也出现了,专门的设计师定期推出引人注目的新产品。
如果打破渠道和价格壁垒,提升用户体验是基于用户的垂直产业链挖掘;那么很多裹尸布卖家的另一个想法就是横向挖掘——用整个产业链打造一个综合性企业。
例如,2014年,殡葬品牌“彼岸”从许小平获得了数百万的投资,专注于裹尸布、棺材和其他用品。它也选择了线上到线下,这在当时是很外来的,甚至在北京一次开了三家连锁店。
再比如在线殡葬服务的一站式网络。除了葬礼包括裹尸布,还有墓地选址、遗嘱咨询等。;高端需求一站式解决,没有繁文缛节,ISO服务到位,可以说是非常贴心。
创业,看能力,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凉了,有的还在路上。
烧鹅,互联网殡葬业的崛起,是建立在过去的单恋和放纵向前的基础上的。
死亡是一件大事,但传统和习俗也可以通过文化和市场逐步改善。
如果你对客户需求和文化传统有很深的了解,你会发现商家还是会跟着客户需求走。其中,商机也很多。
所谓“眼界无限,天地宽广”就是这个道理。